1. 首页 / 健康 / 

蒲公英的作用

性味与功效

味苦、甘,性寒。功效:清热解毒。

传统应用

主治乳痈红肿,疔疮热毒,肺痈咳嗽,脓痰带血。

传统方剂

五昧消毒饮(《医宗金鉴》:蒲公英、野菊花、紫地丁、金银花、天葵子),治疗疔疮肿毒。

蒲公英干品

(蒲公英干品-图)

主要成分

主要含蒲公英甾醇、蒲公英素等成分。

含蒲公英甾醇、蒲公英素、蒲公英苦素、菊淀粉、多糖、树脂等。

乳汁含蒲公英素、蒲公英苦素、肌醇、莴苣醇。

根含蒲公英甾醇、蒲公英苦素、蒲公英赛醇、咖啡酸。

花含毛茛黄素等。另含蒲公英新酸苷,能引起接触性过敏反应。

药理作用

(一)抗微生物

蒲公英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体外试验对多种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。对ECH0病毒、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
(二)保肝、利胆:

蒲公英煎剂对四氯化碳肝损伤,有显著的降低转氨酶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。

蒲公英能使肝脏内胆汁分泌和排泄明显增加。其利胆作用强于茵陈,其活性成分为树脂部分。生物碱和苷类对胆汁分泌无影响。

(三)其他:

1.抗溃疡:蒲公英对大鼠胃溃疡模型胃黏膜损伤模型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。还有增强肠收缩的作用,有健胃和轻泻作用。

2.抗癌:蒲公英多糖有抗癌作用。对艾氏腹水癌、MM46、S180均有抑制作用,尚有活化巨噬细胞的作用,类似香菇多糖抗肿瘤的特点。

(四)药代动力学

蒲公英煎剂给大鼠每日30g/kg灌胃,连给4天,蒲公英的抗菌成分吸收良好,而且不易被降解。

临床应用

1.治疗慢性肝炎、脂肪肝、慢性胆囊炎、慢性胰腺炎。

2.治疗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幽门螺杆菌(HP)阳性。

3.治疗上呼吸道感染。

4.治疗急性乳腺炎,皮肤、皮下化脓性感染。

剂量与用法

药典剂量:9~15g。

临床常用剂量:9~30g。

大剂量:15~60g。

使用方法:水煎服,外敷。

临床体会

(一)关于蒲公英药用的演变

由于时代的变化,疾病的变化,蒲公英治疗病种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。由传统以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疮疖为主,而演变为以肝胆、胰腺、胃、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为主。以后还有部分中药的使用范围会发生这种变化。中医必须适应这种演变。

(二)关于治疗慢性肝胆胰腺炎症

本品有保肝利胆作用,有降低转氨酶、胆红素和抗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,是慢性肝炎、脂肪肝、慢性胆囊炎、慢性胰腺炎的常用药。可与柴胡、广郁金、虎杖、败酱草、枳壳等同用。其治疗黄疸的效果不比茵陈差,治疗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,降酶和消除脂肪肝的效果比茵陈好。

(三)治疗慢性胃、十二指肠炎症

本品对慢性胃炎、胆汁反流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幽门螺杆菌阳性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,可与黄连、黄芩、望江南等同用。

对于胃炎、溃疡病、HP阳性,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是对的,但是不够,还必须使用清热解毒药,发挥其抗菌作用来消除炎症,同时使用理气药、温中药来调节胃肠功能和消除疼痛

本人临床曾观察过,单用清热解毒药的复方,不用理气温中的方药,照样可以解决胃炎、溃疡病、HP阳性及其症状的问题,比单用理气的方法效果为好。

蒲公英有利胆作用,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。

(四)关于治疗乳腺炎

对哺乳不畅而引起的乳腺炎初起,乳房红肿,用蒲公英外敷和煎汤内服,效果是很好的,新鲜的蒲公英效果更好。内服可以与紫花地丁、芙蓉叶、生甘草等同用。外敷也是新鲜的好。

(五)关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

蒲公英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,现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,与大青叶、野菊花等同用。

上感和扁桃体炎常会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,如急性肾炎、风湿性疾病。及时地控制

原发病灶是非常重要的,用抗生素是一个方面,中药清热解毒也是一个重要方法,可用蒲公英、大青叶、射干、甘草等。

副作用

(一)传统文献

本草纲目》:无毒。

(二)毒理试验

1.LD50:蒲公英煎剂小鼠口服的急性LD50未能测得。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LD50为 156.3g/kg。

2.毒性反应: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,尿中有少量管型,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。说 明蒲公英的毒副反应很轻。

蒲公英含致敏成分,在采药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。内服未发现有过敏反应。

以卜说明蒲公英内服的毒性很小。

临床观察

无毒。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。长期服用或大剂量(30g)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。

蒲公英有苦味,有健胃和轻泻作用,对脾胃有湿热的病人,能清化湿热而增加食欲;对脾胃虚寒的病人,反而能影响食欲和滑肠便稀。

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,提示对肾脏有影响。临床上对没有肾病且肾功能正常的病人,大剂量30g,是不会产生影响的。如果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,为了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而使用蒲公英30g,短期内一般也不会产生影响。但对于需要选用清热解毒药以直接治疗肾脏病的情况,蒲公英还宜谨慎。